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1776 天下大势

你说,你让他们怎么舍得放弃传统汽车领域的研发,转头去搞电动车研发?

而且你以为,他们公司内部就没有派系和山头吗?

现在他们公司内部,自然是传统内燃机的派系占据着高位,和权势地位。

可如果公司决定大手笔投入去研发电动车,势必就会影响到燃油车这个领域的投入。

回雇佣更多的新人,来搞电动车,并且提高这些人的地位。

至于原来搞燃油车的老前辈,自然就失去了地位,甚至可能会失业。

所以你说,他们公司内部现在山头上这些人,会不会同意大手笔投入去搞电动车?

这特么不是给自己挖坑呢吗?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同意这么做的,只要自己在位置上一天,就要保证屁股坐的方向是对的。

所以他们在最近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在电动车领域有大的动作和突破。

甭管是丰田,还是大众,又或者是bba都是如此。

其次就是,哪怕他们就算在电动车领域加大投入了。

可如果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在未来的全新智能化汽车领域,他们一样是没前途的。

因为其实我们所说的电动型能源车,其实只不过是智能化汽车的起步。

未来二十年后,我们的汽车,其实最终的演化方向,就是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移动终端。

人们每天上车之后,输入目的地之后。

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好路上这段时间,解放自己的双手。

或者休息睡觉,或者看一场电影电视,又或者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上网课学习。

而喜欢购物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车上逛逛购物平台,完成购物。

甚至将来喜欢健身的人,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车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方向。

而对于这些传统车企而言,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互联网思维。

甚至他们还会认为这是扯淡。

你让他们雇佣一个有互联网思维的领导者来造车的时候,恐怕他们原来的领导层会造反。

会说你这不是扯几把犊子呢吗?

这怎么可能造出好车,合格的车来?

可问题是,就在他们扯皮的时候,咱们已经走在前面了。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国内各大造车新势力的走向。

byd已经是all -in 了,而且他们推出了全新的dm-i技术,就已经把传统的发动机,变速器领域给掀了个底朝天了。

传统的发动机我们不用了,变速器我们也不用了,人家的dm-i系统,直接就可以把综合油耗干到百公里4升以下,这还是馈电的情况下。

至于未来和小鹏还有理想,虽然在动力方面没有byd那么牛,但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却刚好又是byd所不具备的。

所以他们在车机系统方面,自然是有着他们的优势。

而随着h公司,和大米等企业的纷纷入场,未来5-10年之内,这电动汽车向智能终端汽车方面的过度,必然会加速。

而在这个过程中,像大众,丰田这样靠着以前技术吃老本的传统造车企业,注定会被淘汰。

也许过程不会那么快,但只要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都是早晚的事。

当然如果他们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也许还能存活下去。

或者将来,他们可能会在国内找一家只能造车企业,互相成全,然后苟活下去。

不过在想像以前一样,躺着就把钱赚了,那肯定是没戏了。

而在未来的电动车领域,能够威胁到咱们华系车的。

也就只有两家企业,一家是本田,另外一家就是特斯拉了。

本田怎么说呢?

这家企业,可以说是日系车企里对拥抱电动车,态度比较开明的一家。

而且也是最早就开始开发销售电动和混动车型的企业。

甚至他们有几款混动车在国内卖的很好。

很多人都以为,这本田技术真牛掰,可实际上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主力车型cr-v和雅阁上使用的混动技术,其实就是早年byd的技术。

甚至就是脱胎于byd最近推出的dm-i技术。

只不过是因为本田技术底蕴更好,所以比byd推出的早。

而byd早几年,则是把精力都放到造电动大巴上面去了,所以那时候和本田是交换了一些技术专利。

然后就主要造大巴去了,毕竟造电动大巴对他们而言利润更高。

一台电动车才能赚多少钱?

一台电动大巴,在国内售价都要两百多万起步,而在国外那更是要四百万起步。

一台大巴赚到利润,都比在国内买一百台小型电动车赚得还多。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