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仙史最强音 358.第358章 寺古名多误,寺的文气等级:)

88读书 www.88like .com,最快更新仙史最强音最新章节!

寺古名多误,误五湖风月。

月明花满地,地远云双翼。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寺字很奇妙。灵仙已去空岩室,到客唯闻古寺钟。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于是决定炼制含寺字的宝字灵钟。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寺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81句含动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或五字名,寺字的文气等级是81级。

基于今音来读,81句含寺的声动好句和声动好名是:

第一句:光寒水寺灯12341(唐代姚揆《村行》)

水寺的内涵:

临水寺庙。唐代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诗:“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唐代白居易《晚兴》诗:“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第二句:淹留野寺出12341(唐代李颀《送王昌龄》)

第三句:声连野寺春12341《子规》(唐代贾岛)

野寺的内涵:

野外庙宇。唐代韦应物《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宋朝苏轼《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清朝张锡祚《谒韦

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第四句:微闻远寺钟12341《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其五》(宋朝朱熹)

第五句:山围古寺阴12341《觉溪八景其五隆福晚钟》(宋朝徐经孙)

第六句:钟寒想寺孤12341《绝句》(宋朝敖陶孙)

第七句:开元寺铁钟12431(名字)

开元的内涵:

1。开始新的纪元。《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2。泛指开端,开头。汉班固《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莫不开元於太昊皇初之首。”南朝宋传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追甄墟墓,信陵尚或不泯,况瓜瓞所兴,开元自本者乎?”南朝梁沉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

3。指开国。汉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南朝齐萧道成《即位告天文》:“阐极则天,开元创物。”

4。指开元寺。宋朝苏轼《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何处访吴书,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詰留手痕。”参见“开元寺”。

第八句:钟鸣寺已昏12431《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其三烟寺晚钟》(元代凌云翰)

第九句:中有佛寺开13241(宋朝韩元吉《云洞》)

佛寺的内涵:

寺院。《晋书王恭传》:“﹝恭﹞不闲用兵,尤信佛道,调役百姓,修营佛寺,务在壮丽,士庶怨嗟。”唐白居易《百花亭》诗:“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去佛寺,或者是神庙。”

第十句:江寺海榴多14321(唐代司空曙《赠李端》)

第十一句:萧寺百余僧14321《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唐代顾况)

萧寺的内哈: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唐代李贺《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招远张于旦,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第十二句:幽寺冷遗踪14321(宋朝周弼《枫桥寒山寺》)

第十三句:西寺老胡僧14321(唐代白居易《秋日怀杓直时杓直出牧澧州》)

第十四句:幽寺倚岩阿14321《过云安军下岩僧舍》(宋朝赵抃)

第十五句:林昏古寺藏21342(宋朝梅尧臣《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监大士喜予往还》)

第十六句:重登九寺联21342(宋朝岳珂《山居感旧百韵》)

九寺的内涵:

指九卿的官署。《晋书荀勖传》:“若欲省官,私谓九寺可并於尚书,兰臺宜省付三府。”《隋书百官志中》:“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僕,大理,鸿臚,司农,太府,是为九寺。”宋高承《事物纪原会府台司九寺》:“汉以来,九卿所治之府,谓之九寺,后魏始有三府、九寺之称,然通其名,不连官号。其以官名寺,自北齐始也。”

第十七句:寻钟野寺遥21342(唐代皇甫曾《送少微上人东南游》)(一作刘长卿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八句:人家与寺连21342《宿横金延庆寺》(宋朝吕江)

第十九句:同君野寺游21342《江寺雨中访杜二》(明代高启)

第二十句:何寺讲钟鸣24312(唐代贾岛《送僧》)

第二十一句:五峰朝寺古31243(宋朝释文珦《双溪寺》)

第二十二句:雪中寻寺远31243(明代吴鼎芳《雪中过弥勒寺》)

第二十三句:野寺云山迥34213(宋朝杨冠卿《港口》)

云山的内涵:

1。云和山。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云山共明灭。”宋朝苏舜钦《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唐皇甫冉《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秋圃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南朝梁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歧伯,迎云山而揖许由。”胡之骥注:“阮嗣宗《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唐元稹《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元刘因《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第二十四句:野寺荒台晚3412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唐代岑参)

第二十五句:古寺中流起34123《落星寺》(宋朝范仲淹)

中流的内涵:

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

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清朝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南齐书武帝纪》:“上以中流可以待敌,即据盆口城为战守之备。”《南齐书州郡志上》:“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宋史瀛国公纪》:“似道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

4。泛指河流的中游。曹聚仁《万里行记大江东去》:“假使潘阳港建筑完成了,湘水中流和赣江中流凿通了大运河,洞庭湖水直通鄱阳湖。”

5。一般;普通。《晋书张辅传》:“良史述事,善足以奬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

6。指普通的人。宋苏辙《谢除尚书右丞表》:“﹝臣﹞才不逮於中流,幸则过於前辈。”

第二十六句:水寺传将久34213(宋朝穆修《秋浦会遇》)

第二十七句:野寺残僧少34213(唐代杜甫《山寺》)

第二十八句:野寺长依止34213(唐代刘长卿《偶然作》)

第二十九句:两寺藏山曲34213(宋朝孔武仲《与同寮游甘泉苦竹二寺》)

第三十句:古寺残僧少34213《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八过翠微院》(宋朝黄干)

第三十一句:霍邱迎水寺41234(地名)

第三十二句:洛京白马寺41234《题柯德阳埽尘斋》(宋末元初方回)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