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之贼吞天下 第八章 许康大婚

左承祖被杀,使得下面众人噤若寒蝉,再无人敢提投降一事。

但论起解围之道,孔融也是一筹莫展。

这时一员大汉,身披软甲走出座次,道:“大人,困守孤城实非上策,在下愿为先锋,出城做战,杀敌报国。”

孔融摆手道:“齐郡兵丁骁勇,兼且许康此人颇擅兵法,我等依托城池尚有一战之力,若是出城恐正中敌军下怀。现在只宜闭城自守,等待外援。”

那大汉道:“如今道路断绝,消息闭塞,有谁会来救援我等?”

孔融犹豫了一下道:“我心中到有一人选,或许能去求救,只是需要一位能够冲出重围的勇士。”

大汉道:“大人既有此一说,某虽不才,愿领此责。”

孔融出位谢道:“若如此,融带满城百姓谢过壮士活命之恩。”

大汉道:“大人说哪里话来。某此来就是为报大人救母之恩,虽粉身碎骨又有何稀?”这大汉就是有青州第一高手之称的太史慈,东莱黄县人。

当初孔融听闻他的大名,便去他家中看望,谁知太史慈正逃亡在外,无缘一见。后来青州各地屡次出现灾情,孔融念及太史慈家中老母乏人照顾,便多次派人送去礼物,从而使得其母可以在灾害中活了下来。

太史慈回来后,听说孔融有难,其母甚贤,命其替母报恩,故而来到北海郡。

孔融素闻太史慈本领高强,听他愿意相助顿时大喜,道:“齐郡北方有一平原郡,平原相刘备颇有贤名,若能得其相助,南北夹击,纵然不能取胜,也定能逼迫许康撤军。”

太史慈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属下这就去准备。”

当下,孔融亲自书信一封,交付太史慈。

于是众人趁早上天蒙蒙亮之机,打开城门,太史慈手执长枪,身披铠甲,一人三马,瞅着空处,杀透重围而去。

一路狂奔来到平原郡,太史慈手持孔融书信求见刘备。

刘备揽信后大喜,道:“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玄德吗?”

太史慈答道:“北海早慕使君之名,此次许康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向闻使君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北海正盼待贵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早发救兵。”

刘备敛容道:“壮士少歇,我这就安排人马,与你一同前去解救北海。”

当下刘备一面好酒好菜的安抚太史慈,一面找来田楷、单经二人,道:“此次袁绍派其长子袁谭亲临战阵,势必要夺我平原,我等恐难抵挡。今有孔北海派人送来求援书信,备思量正可以此为借口,率领精兵撤出平原,前往北海郡。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田楷、单经早就被袁军吓破了胆,若不是无处可去,谁愿意留在这里。听的刘备提议,忙不迭的答应,不管能不能救下孔融,先逃离平原再说。

于是三人果断抛弃平原郡,率领三千精兵南下北海。

平原郡骤失三位主事,群龙无首,城中百姓一商量,便向袁谭投降了。

袁谭不战而得平原,顿时意气风发起来,便要领大军南下,冀望能一举平定青州。

对于刘备的三千援军,许康是不放在眼中的,但袁谭的五万大军就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了。

既然北海郡旦夕难下,不如全力应对袁谭的威胁。

有鉴于此,许康果断提出和解意向。

刘备最善观风,立刻表示愿意充当双方的调解人。

孔融也明白自己不是许康军的对手,眼看对方首先提出和解,又有刘备说项,也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战云密布的据城转眼间雨过天晴。

齐郡兵马已然北上抵抗袁谭去了,便是许康从辽东带来的一万人马,他也让管亥带走大半,只留三千随身伺候。

兵围既解,孔融设宴款待刘备,感谢其相助之情。

谁知许康竟不请自来。

刘备还好,一副仁人君子的大度模样,盛赞许康收复东北失地的功绩。只是孔融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了,多次出言讥嘲。

许康也不以为意,依旧笑容满面道:“在下此来,一是为了显示和解的诚意,二是向龚景龚大人提亲的。”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