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第一匠 第26章 递刀子是不需要证据的

李林甫瞪眼道:“先办好今天的事,其它的,等你身在其位之时,再说不迟!”

“阿耶放心!”

想到圣人亲嘱的舞马台在自己日夜督工之下已经提前修建完毕,李岫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凭借此功,入得圣人法眼!

到时步步高升,说不定还有机会创造个一门双相的佳话……

辰时,鼓响。

李隆基高座于龙椅之上,看着群臣鱼贯而入。

曾经每每看到这一幕,想到自己正在开创一个堪比太宗的伟大盛世,他总能瞬间忘却所有的疲惫。

但现在,他却提不起半点兴致。

因为他觉得自己想要的盛世,已经就在眼前,所以相比盛世,他此刻更想念贵妃那滑腻的娇躯!

各种朝政,几十年来千篇一律。

无非就是哪儿闹灾哪儿祥瑞,哪儿胜仗或者败仗……

也是因此,即便听到奏报安西节度高仙芝兵败葱岭,大唐损兵折将两万余,杨国忠等不少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增兵踏平大食,挽回天朝上国的颜面之时……

李隆基却选择采纳了李林甫等人的建议,表示葱岭实在远离大唐,继续征战糜耗太甚。

因而不但不增兵,反而下令所有士兵退守安西,并决定召高仙芝回长安述职。

“圣人,不可啊!”

听到这话,不少老臣急道:“此一败本就有损我大唐天威,若圣人不但不增兵,反而召回高节度,怕是定会助长西域各国的嚣张气焰,近些年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的西域,到时怕是又要遍地狼烟啊……”

“吾意已决,众爱卿不必多言!”

李隆基说完,又特意对杨国忠道:“某家如此,也是不忍我大唐百姓受苦,杨御使你可明白?”

“圣人仁慈!”

力主出兵,本就是想跟李林甫打对台戏的杨国忠闻言,自然是借坡下驴,只是悻悻的看了李林甫一眼。

李林甫淡淡一笑,心说别看老夫不但年事已高还身患重病……

但你跟我斗,照样还嫩的很!

群臣之中的勾心斗角,本就是帝王平衡之术。

因而对李杨二人的争斗,李隆基自然不会干预,只是转头道:“李少匠何在?吾令你修建的舞马台,进展如何了?”

“回圣人,臣幸不辱命!”

早已等候多时的李岫出列回应的同时道:“时下正值金秋,风光无限,臣斗胆进谏,敢请圣人在大宴群臣之后,便前往华清宫,到时不但可以舞马台观百马起舞,更可遍览我大唐秋色,丰收盛景!”

“此提议甚好,就这么定了!”

李隆基闻言满意至极,令宦官安排行程之后,这才看向李亨道:“亨儿,御瓷之事,你们该当都已经准备好了吧?”

李亨面皮抽搐,满面惶恐道:“曾少匠那边正在加班加点,相信,相信该能赶上时辰……”

“相信?”

李隆基的声音极冷道:“吾之前对诸位卿家放话,要让他等在御宴之上欣赏到前朝从未有过之美瓷——亨儿你可万莫要让为父在诸位卿家面前食言啊……”

看到李亨冷汗如浆,想到陶作那边禀报现今瓷作工匠,已经狗急跳墙将尚未干透的瓷胚都开始送进窑内烧,相信明日大宴,李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拿出那所谓的御瓷来……

李林甫看向李岫之时的目光中便充满了欣慰,心说不愧是自己的儿子,这份于无形之间连捎带打之功,颇有自己当年风范!

他几乎可以肯定,李岫在匠作处蛰伏了这么多年之后,今儿不但能凭借舞马台之功踏入朝堂,同时还能借敲打太子之功,慑服跟着自己的一帮老臣,今后以他为主!

就在李林甫李岫一众纷纷怪笑不止,杨国忠等人则脸色铁青暗恨这次风头又被李林甫等人抢光了的时候,冷汗如浆的李亨再次开口了。

“儿臣退朝之后,定亲自过问,万不敢耽搁了御宴!”李亨。

“最好不要耽搁了,否则的话……”

李隆基没有接着说下去,只是冷哼一声之后对众人道:“要没什么事的话,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亨不顾李隆基的脸色,战战兢兢道:“儿臣斗胆,斗胆请父皇在大宴之后,暂缓去华清池!”

“殿下!”

一听这话,李林甫李岫齐齐怒声道:“你这是想故意扫圣人的兴致么?”

“儿臣绝对不敢!”

李亨噗通跪地,叩头如捣蒜般道:“只是儿臣听闻了传言,说因工期太紧,李少匠又逼迫太甚,儿臣实在是怕役夫们愤懑之下,舞马台质量堪忧……”

“殿下,无凭无据,你可不要乱说!”

李林甫李岫不等李亨的话说完便立即都急了,齐齐驳斥道。

“某家的确只是听说而没有证据……”李亨情真意切的道歉。

“太子殿下的话虽然是猜测,但为了赶工百般逼迫,役夫活活累死者不少——这总是事实吧?”

被抢了一早上风头的杨国忠阴恻恻的开口了……

然后,悲悯众生的群臣们,一下子就跳出来了不少,朝堂喧嚣一片,全都是声讨李岫为了讨好圣人,而不顾百姓死活的。

看着李林甫李岫在群臣的围攻之中百口莫辩,李亨人群之外满脸怎么搞成这样的懊恼,心里却在想着某人说的那句话——递刀子这种事是不需要证据的……

毕竟如果有人想接刀子的话,人家自然会找证据。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