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皇长孙 第517章:海贸

陈达林心里头认定,太孙殿下指定的方向,必然是可以发大财的。

作为江南的家族,自大明建立后,就遭受到许多来自于京师的打压,浓重的赋税更是压得整个陈家有些喘不过气来。

许多时候,还要依靠着祖宗留下的底子来撑着。

如今别说是扩大了,便是能够保住目前家族的买卖,田产,都已经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只是发生在陈家,便是江南的其他的家族,大致都是如此。

别看赋税好像最终还是落到了百姓头上,好像这些大家族依旧可以逍遥,可大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有道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不管是家族还是国家,百姓才是这里头的根基所在。

当赋税变高的时候,对于世家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更为厉害对百姓进行剥削,要么就是减少对百姓收租。

实际上大家心里头都清楚,剥削百姓是叫做细水长流,若是在这个时候杀鸡取卵,最后遭受厄运的,终究还是自己的家族。

大多数的家族,自洪武年开始,就对手下的佃户实行减免的行为。

人是根本,为了保全足够的佃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也有家族狠狠剥削,但因此产生的流民,很快就遭来了官府的调查,随后恶果还是自己给吞下。

开国迄今二十六载,江南士族本身的底蕴被不断的消耗,有些甚至已经无法维持表面上光鲜亮丽了。

如今太孙殿下给了一条出路,大伙自然是想尽办法抓住。

陈达林无疑是极为相信太孙殿下的。

其他的士族有观望的举动,但陈达林便就要赌上这么一把,尽全力的去配合太孙殿下的令旨。

这次出海,他直接让自己的长子前去,为的就是在海外真正的开辟出属于陈家的支流来。

陈齐之这边,听到父亲竟然连火器都已经准备好了,当下不免于有几分心虚。

小声道;“父亲,我这一直都是学的孔孟之道,咱们去做买卖,还带着火器,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呀。”

“怎么感觉孩儿这番出海,便就跟贼匪没了什么区别。”

江南这边,文人风气重,所以大家都是不怎么习武的。

而带着护卫还有火器这种事情,摆明了出去要拼命,这无疑是让陈齐之心里头捏了把汗,同时还带着几分虚。

陈达林见此,倒也不生气,他心里头也非常的清楚,一下子让长子从那个儒雅随和变成凶神恶煞,是不现实的。

但是话可要说在前头。

“你可知道,海外跟咱们大明这边,有着怎样的区别吗。”

陈齐之犹豫了一下回道:“咱们大明更加的富饶,强大。我听说海外都是一些不毛之地,不过他们也有着其珍稀货物。”

陈达林听到这里,摇头道:“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海外对于咱们来说,贫瘠是一方面,毕竟咱们把货物拿出去卖,可是指望着这些蛮夷赚钱。”

“最为主要的,是在大明之外,没有大明律法。”

“这也是意味着,如果你杀人了,只需要付出些许钱财,就能随意打发,有些地方,甚至于你抢夺了别人的东西,只要你手里头人手够,那也只能是认了。”

“同样道理,也体现在你的身上,你携带着大量值钱的货物,如果别人把你货物抢走了,你难道要回到大明来报官吗?”

“在海外,什么都不是生存之道,唯有手里有人,人有刀枪火器,才是你的生存之道。”

“弱肉强食,才是真正的海外。”

“能够跟你做买卖的,必然也是手里头有人的,他们会有所顾忌,所以才能咱们公平买卖。”

“还有是这货物的价格,可不是说每处都一样,该贵的,你就得贵,有些地方,价格便也没有办法贵起来,这里头的道理,等到了地方之后,你慢慢会明白的。”

陈齐之若有所思,像是想通了什么。

陈达林见此,心下微微点头。

不过随后一句话,差点给陈达林气炸了。

只见陈齐之问道:“爹,我若记得没错的话,好像爹也没有去过海外吧,爹说的这些道理,是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陈达林额头青筋暴起,直接对着陈齐之脑袋上就是一下。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你这个孽子,竟然还敢怀疑为父的话,给老子记清楚了,老子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做,明白了没。”

陈齐之挨了一下后,顿时变得老实多了。

心里头虽然还是有些不清楚,但大体上的反向算是明白了。

见着儿子这番模样,陈达林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等经历之后,自然便会懂得了。

不过该准备的,还是要给其准备好。

比如跟海船上的船头先行打个招呼,还有对护卫们的一些简单的操练。

尤其是火器。

这可是陈达林花费了大价钱弄来的好东西。

这可不是买的,是借的。

不仅要付出一笔押金,还要每月都出租金。

虽然价格高,但在这一批火器来了之后,陈达林可是亲身去体验过。

那火绳枪的威力,可真是不小,一般的弓弩都不见得能够比拟得上。

他自然是不知道。

因为火药司那边不断的投入研究,所以火绳枪更新换代是很快的。

这里头的差别在于火弹,火绳,还有火药,火药室等等一系列技术的成熟。

这也导致火绳枪的版本很多,而对于装备在军中的版本,自然是以技术最新最为成熟的为主。

因为现在火药司的工厂越发多了起来,生产速度也自然是更快,这也就导致在新技术出现前,就会有大量的火绳枪被生产出来。

这些跟不上时代的火绳枪,销毁就太过于浪费,朱英干脆大笔一挥,直接可租借于民用。

特批给海商这块。

反正只要不是在大明境内使用就可以了,为此还可以卖出一些特批火器名额,还有火绳枪的租聘费用,无疑是可以用来填补火药司。

而有了火器的海商,可以想象得到,去了各地之后,当然会更加的嚣张。

在这一点上,朱英自然是默许的。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