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楼之林姑姑 第51章 青云之志

又有几家借故推了的,不论是为着什么,既然人家无意结亲,金太嫔也不在意。

应了能来的闺秀里头,金太嫔最看好的,便是贾氏元春。

薛氏宝钗次之。

这两人虽都是出身不高的,但胜在自个儿争气!

一个贾元春,头一个女秀才!

虽说先前的功名都是纳捐得来的,但好赖也是大吴女子文举功名最高之人!

一个薛宝钗,县试第十,却胜在年轻。

自个儿逐级考出来的,到底比纳捐来的要好上许多。

而金太嫔如此看重功名,还是为的司徒昀。

自那年司徒昀离京,金太嫔算是看透了,老圣人就是个薄情的!

甭管儿子听不听话,除了司徒昭,他一概不在意。

如今儿子回京,单靠老圣人是靠不住的!

而当今圣上……

司徒昭八岁上头就去了西北,不等他回京,司徒昀便被送去了北城。

论起来,当真是没什么兄弟情分在里头。

虽说司徒昀封了忠信亲王,但亲王和亲王只见也不一样呢!

早年间义忠亲王闹成那样子,如今与老圣人说开了,却能常常在老圣人和圣上跟前露脸。

与安安静静的比起来义成亲王,亲疏立现!

自家儿子自己知道,司徒昀的脾气更像义成亲王一些。

但金太嫔岂会允许自家儿子就这么随了义成亲王去,就此泯然众人?

娶个好儿媳妇儿,此事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今女子也可入仕,将来亲王妃须得在朝堂上立足,才能更好地帮衬着府里。

金太嫔这般想着,看着元春叹了口气。

一身丁香色,在冬日里头本就黯淡了,却还披了件蟹壳青的斗篷。

得亏这斗篷上绣了几朵红梅,不然,在正月里头穿成这般却是失礼了。

只是这人往这绿萼红梅旁一站,斗篷上的花儿绣的有千般好也不显了。

贾家的境况她也知道,毕竟她也是西宁公府出来的。

人各有志。既然贾元春志不在此,她也不会去强求。

既如此……

金太嫔上前拉过薛宝钗的手,笑吟吟的拉起了家常。

“我听闻,薛姑娘是女科举头年的县试十名?”

薛宝钗谦虚道:“承蒙几位考官不嫌弃,点了我的答卷入了头十名。”

金太嫔又问:“十名已是极好了。对了,今年的科举,仿佛薛姑娘没去?”

这可得解释清楚了!

若是叫金太嫔误以为自己是因病耽误的,留下了身子差的印象,那可没地儿哭去!

宝钗忙说:“我县试时,字儿到底写的差了些。安国公便叫我每日在家临二十张大字,把字练好了再去府试也不迟。”

这话说得巧,明着看是解释了,今年科举不去是林沁叫她练字的缘故。

实际上,一来说了,自个儿县试若非字迹叫人看出来了,定不止前十;二来,也暗示了自家与安国公是交好的。

果然,金太嫔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追问道:“明年是不开考的,你后年可是要去考了?”

宝钗答道:“定是要去的!元春表姐如今可是头一个女秀才了,我们几个做妹妹的,也不能半途而废啊!”

“几个妹妹?”金太嫔疑惑道。

“我一个,迎春表姐、探春惜春两个表妹,还有齐恒侯府的林妹妹、礼部尚书家的陈妹妹。”

“我们隔几日便有一块儿读书的时候,或在齐恒侯府,或在平国公府。”

金太嫔听罢,心中先叹了一声。

安国公好巧的心思!

大家闺秀读书的不少,读到能考科举的本就不多。

女子中,如今能靠着科举入仕的,怕也就这几家了。剩下的或是火候还不够,或是年纪极小刚启蒙。

等几年这几个姑娘上了朝堂,别人只怕刚开始考呢!

越是青黄不接,这几人便越是能得重用!

更何况,凭着她们如今这几年这份同窗情谊,到时互相扶持,将来成就必不会太低!

金太嫔是打定了主意了,便又开始关心起剩余几人来。

毕竟是请来赏灯的,好歹做做样子。

其中她关心最多的,自然是贾元春。

即便做不得儿媳妇,便是看在当年四王八公的面子上,也得多问上两句。

“几年不见,元春你出落得是越发标志了。你母亲可给你相看人家了?”

这会子几个姑娘都在那头赏灯呢,金太嫔也就不同元春见外了。

再一个,元春自个儿都二十有四了,长辈问一句亲事,也算不得失礼了。

“母亲只盼着我嫁的好些,看了许久都没成。”

元春在宫中也是得过金太嫔的照拂的。如今既然摆明了没有入忠信亲王府的心思,说起话来便也少了许多客套。

“我倒是盼着,门第不必太高,是个肯上进的便好。”

金太嫔倒是有些个做媒的心思,只是她刚出了宫门没几天,到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回头我叫昀儿留意着,若有好的,定留给你。”

“那可就谢谢太嫔了!”元春便承了这个情。

即便不接亲,借着金太嫔的关系,与忠信亲王府的来往可不能断了!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