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宋有个好弟子 第二十七章 又遇贵人

“你问这个干什么?”赵荣心中生出警觉,甚至还有些怀疑面前这个吴敏,实际上是盯住了赵小乙胸前背着那个包裹。

“没什么。”那吴敏微笑说道:“在下只是有缘,以前曾经见过有一位贵人用过这把折扇,还知道这把折扇是他的心爱之物,来历非等寻常,现在见公子突然拿出这把折扇,心里觉得好奇,所以就多问了几句,冒犯之处,还请公子恕罪。”

“你以前见过这把折扇?在那里见过?”赵荣忽然醒悟,还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手中那把折扇——黄裳送给自己的折扇,听黄裳说,还是童贯送给他的折扇。

“公子,在下刚才已经说了,在一位贵人那里见过。”吴敏微笑回答道。

“吴先生,难道你是在职官员?”赵荣的心思也极快,立即猜出面前这个吴敏身份不简单——不然那来的机会见到童贯的折扇?

吴敏含笑点头,低声说道:“蒙朝廷恩典,在下目前暂居右司郎中一职。”

“原来是吴大官人,失敬,失敬。”赵荣慌忙拱手。

“公子不必客气。”吴敏很有礼貌的拱手还礼,又问道:“公子,现在你可以说了吧,这把折扇,你是从何处得来?”

见吴敏确实只是关心自己手里的折扇,赵荣便也说了实话,说道:“不瞒吴大官人,这把折扇是在下的恩师,送给在下的见面礼物。”

“公子,那你的恩师是谁?”吴敏又问。

“在下恩师姓黄,讳名一个裳字。”赵荣答道:“目前官封瑞明殿学士。”

“原来如此。”

吴敏微微一笑,脸上还露出释然之色,旁边一直在倾听的另一个中年男子也忍不住开口,微笑问道:“这位公子,那你可知道,这把折扇最先的主人是谁?”

“当然知道。”赵荣也不隐瞒,直接就说道:“我这次千里迢迢从镇江府赶来开封,就是他叫我来的。”

“是他叫你来的?”那中年男子微微有些惊讶,忙问道:“这位公子,能否多问一句,这把折扇的原先主人,是为了何事把你从千里之外的镇江府叫来此地?”

“托了恩师举荐的福。”赵荣拐弯抹角的答道:“这把折扇的旧主人对我颇为赏识,又觉得我住在乡下不会有大的出息,就让我恩师写信给我,叫我来开封拜见他,然后他想办法给我找点什么事做。”

“真有此事?”那中年男子似乎有些将信将疑,说道:“就我所知,这位贵人虽然喜欢提拔贤才,用人却相当谨慎,除非是真的有大才干之人,否则他是从不轻易提携的啊?”

“骗你做什么?”旁边的赵小乙嘴快接过话头,拍着自己面前的包裹说道:“黄学士写给我家郎君的书信,就在我这里装着,我家郎君就要去拜见他的老师,然后就要去拜见那位贵人。”

“小乙,不要多嘴。”

不知来人深浅,赵荣赶紧开口呵斥,那中年男子却从这一点看出赵荣不是在说假话,又眨巴了眨巴了还算清秀的眼睛后,那中年男子突然微笑说道:“这位公子,既然你有如此机缘,那在下应该向你道贺才对。不过在下觉得,公子你如果愿意为国效力的话,完全可以不必去劳烦那位贵人,在下这里正好有一条通天捷径,就是不知道公子你愿不愿走?”

“公子。”之前那个吴敏赶紧开口,还向那中年男子使了一个眼色。

“我知道轻重。”那中年男子答了一句,又低声向赵荣说道:“这位公子,或许是你缘分吧,今年恰好是郊祀之年,按照朝廷的规矩,品级足够的官员都有权举荐贤才荫补为官,在下不才,手里正好有一个举荐名额,倘若公子不弃,在下愿意将这个名额送给公子,替那位贵人直接举荐公子你荫补为官。”

“啥?”赵荣直接听傻了眼,心道:“怎么回事?天下还有这种好事?平白无故的,居然有人要送我官做?”

“这位公子,还不道谢?”之前那个吴敏凑到了赵荣的耳边,低声说道:“你的福分到了,你面前这位贵人,就是本朝宰相蔡京蔡相公的大公子蔡攸蔡侍读,赐进士出身,目前官拜龙图阁学士,有了他的提携,你就是想不青云直上都难!”

不消多说,赵荣自然再一次张大了嘴巴……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