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天下枭雄 第二十四章 临战增帅

这时朝堂重臣纷纷发言,赞成增兵者多,主张撤回者少,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朕就决定派援兵出弘农郡,不知各位爱卿推荐何人为帅?”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上前施礼道:“陛下,臣推荐齐王元吉为援助主帅。”

这也是李渊治军的一个惯例,军队主帅必然会是李氏宗族,很少派外姓人为主帅,这样可以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唐军中也有很多派系,如李世民派系、李建成派系、李元吉派系、李神通派系、李孝恭派系、李孝基派系等等,偶然有外姓人,也是他的女婿或绝对心腹,如柴绍和裴寂等人。

现在李氏宗族中,李世民在陇西对付薛举,李神通在河西安抚诸郡,李孝基在蜀州应战南蛮叛乱,柴绍夫妻在房陵郡防御南阳朱桀的入侵,太子李建成不会去,长安只有李元吉在负责练兵,只能是他领兵去援助李孝恭。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屈突通上前谏言道:“陛下,一战不设两帅,既然有河间郡王为弘农主帅,援军也应由他一并统领,便于调度。再者,臣不赞成裴相国刚才所言,臣以为杨元庆用兵只会审时度势,是否渡河作战,他掌握着主动,不存在他忌惮王世充而不敢渡河的道理,臣至少有八分的把握,杨元庆的军队一定会渡河。至于是渡风陵渡。还是河北县渡口,臣没有把握。”

屈突通的谏言惹恼了裴寂,他重重哼一声道:“屈突尚书。现在河间郡王遭遇到两军三地的威胁,你却让他一人应对,假如北隋从风陵渡过河进攻阌乡县。难道阌乡县守将还派人去数百里外向河间郡王请示吗?贻误战机不说,还会真正陷河间郡王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裴寂又向李渊禀报道:“陛下,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是保潼关,兼防御阌乡县,另一个是保陕县,对阵王世充,臣非常赞成独孤尚书的建议,以齐王元吉为主帅。率军东援。”

裴寂在朝廷内很强势,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狡猾的政客,他真正考虑的并不是李孝恭的战局如何,他在考虑如何把窦氏和独孤氏拉到秦王李世民这一派来,所以他力主换回窦诞以讨好窦威,同时反对屈突通也是为了支持独孤怀恩的建议,虽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让他如愿以偿。

李渊沉思了片刻,裴寂提到潼关的安全,一下子提醒了他,不仅要考虑弘农郡的战局。也要考虑潼关的安全,屈突通的谏言也有一点道理。可以派重臣辅佐元吉。

“朕准了,封齐王为潼关大元帅,兵部侍郎赵慈景为行军长史,率军三万东援弘农郡。”

圣旨下达,齐王李元吉当天晚上便率两万军浩浩荡荡开向潼关,连同潼关本身的一万军队,共计三万军支援弘农郡。

齐王李元吉率领大军是在第三天抵达了潼关,此时潼关前往华阴县的官道上挤满了西撤的洛阳民众,这些都是大业元年被强制迁去洛阳的关中人,洛阳暴涨的米价使他们思乡若渴,纷纷举家迁回自己的故土。

此时洛阳民众西撤运动因即将爆发的战争而中断,这一批人是从弘农郡迁来,也是最后一批西迁的关中人。

李元吉率领两万唐军也在官道上向东行军,和无数逃难的民众擦肩而过,前方不远处便是,李元吉目光冷漠地打量着这些逃难民众,从太原败退回来后,他被父皇一顿斥责,不准他再领兵,只让他负责练兵,这使他心中一直不高兴,心中充满了一种暴虐的冲动,他想杀人,但在长安他不敢,现在出了长安,他心中暴虐的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一名老人步履蹒跚,行人太挤,他没有站稳,身子一歪,正倒在李元吉战马旁,李元吉战马急向旁边避让,使李元吉的身子剧烈晃动了一下。

李元吉勃然大怒,他抽出战刀,侧身一把抓住老人头发,猛地一刀砍下

周围路人一片惊呼,跌跌撞撞向地里奔逃,李元吉哈哈大笑,随手将人头扔进人群中,更引起一片恐惧的惊叫。

李元吉用布擦去战刀上的血,收刀入鞘,继续前行,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队伍最后到潼关前,这里两边有不少店铺,家家都开张营业,卖干粮和一些日常用品,生意很不错,最后离开的是一批大户人家的家眷和子弟,他们买了不少东西,每家店铺前都挤满了客人。

这时,一辆描金马车从军队旁边驶过,跟着四名随从,车窗里露出一张长得极为娇媚的俏脸,女子年约二十岁,一双狐媚眼勾人魂魄,满头珠翠,她却在好奇地打量浩浩荡荡开来的军队。

李元吉一眼看见了这个女子,他的眼睛蓦地一亮,直勾勾地盯着她,李元吉动心了。

(未完待续)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