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宋王 第二三六章 吐蕃赞普

可是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还不如坦诚以待,或许林郎中能够提供些许帮助。

阿昌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林郎中并非那种背信弃义之徒,相反是个很诚恳的性情中人。在自己无奈何的情况下,是该考虑一下这个可能……

这只是阿昌心中的一个想法,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不敢擅自做主,还是要七郎点头才行。

于是乎,七郎鼓起勇气,沉声道:“七郎,要不我们找林昭帮忙吧……”

阿昌也是满心忐忑,生怕惹的阿郎再次动气……

可是等待了许久,不见辛文哲回答,开始还想着七郎是不是在权衡利弊,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可是等候许久还是见有人答复,阿昌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七郎是怎么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立即弥漫心头。

阿昌迅速找来侍女入内查看,却发现辛文哲不知何时已经昏了过去……

辛文哲的病情似乎越发的严重了!

~~~~~~~~~~~~~~~~~~~~~~~~~~~~~~~~~~、

这几日,林昭除了操心着苏岸组建马球队,寻找合适的队员,并且尽快进行训练之外。便是在准备着与吐蕃赞普董毡的会面。

终于,两日之后,阿里骨早早来到礼宾馆等候。除了迎接林昭之外,同时也是今日的与会人员……

再次来到吐蕃王宫,林昭心中的底气充足了许多。

梁乙埋的为难反而成就了他,让他一举扬名青唐城,成为少年翘楚,无人再敢小觑,轻视,吐蕃赞普同样如此。所以林昭很自信,很从容。

与宋朝皇帝赵顼那是时常见面,侃侃而言。在辽东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大场面,与辽主耶律洪基也是对答如流。

比河湟吐蕃更大的国家,更重大的场面和君王面前都能从容不迫,今日也完全是个小意思。

那日宴会上,虽说最终的座次比较靠前,比较接近董毡,但是对其容貌看的不是很清晰。

今日总算能够近距离相见,瞧得更加仔细了,也好一睹吐蕃赞普的风采。

一所小宫殿里,林昭瞧见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自然是就是吐蕃赞普董毡无疑了

董毡,河湟吐蕃青唐国政权第二代主,唃厮啰第三子,乔氏所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九岁其父就向宋请求封爵。宋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授以会州刺史。青年时代起参与军政事务,随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唃厮啰年老之后,代理国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宋朝授予其顺州防御史。次年十月,承袭青唐主位,成为河湟吐蕃赞普。

即位之后,董毡承袭了父亲唃厮啰所制定的内外施政措施,继续巩固和发展河湟吐蕃政权。宋英宗治平四年二月,升检校太保。

当年,入贡宋室,宋以治平元年赐唃厮啰例回赐。不久,又加太保,进太傅。本身的地位非常尊崇,宋朝给予的礼遇也非常隆重。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河湟吐蕃对宋朝的重要意义,以及董毡父子本人的恭敬态度上。董毡向宋朝进贡,那么乔夫人的寿礼自然就需隆重对待了。

林昭默默地观察着眼前的吐蕃赞普,董毡整个人看起来相对比较俊朗,姿容英俊兴许是遗传了母亲乔夫人的基因吧!想来乔夫人早年一定是个美女,否则怎么能被唃厮啰看入眼,如斯宠爱呢?

不过浑身上下却透露出一股别样的气度,气宇轩昂,让人敬畏!毕竟是一邦之主,统治了西北河湟地区偌大的地区,自信与气度自然是不能少的。否则很难掌控住河湟与吐蕃高原如此复杂的地区,和如此错综复杂的势力与人物。

何况唃厮啰对其寄予厚望,从小就悉心培养,而今三十多岁,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赞普!

此刻董毡正端坐在主位之上,笑吟吟地打量着林昭。趁着这个难得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个年轻有为,一表人才的宋使。

林昭上前躬身道:“大宋礼部郎中林昭见过吐蕃赞普!”

“林郎中有礼了!”董毡站起身来,很礼貌地迎接林昭。毕竟林昭代表的是宋朝皇帝,是君,而接受宋朝册封的自己是臣,君臣有别……

同时,董毡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谈话中,林昭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惊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