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土匪营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项改革

第三项调整则是队伍的编制。

关于队伍编制的问题,叶途飞早有成熟的想法,他以连为单位将七百多弟兄分成了六个战斗单位和一个后勤保障单位。

六个战斗单位分别是三个步兵连,每连编制一百二十人,三名连长分别为冯忠梁,邓有福和齐云海。

对三连长的人选,叶途飞一开始并未做如此打算,最初的打算是让李忠云来,但又觉得李忠云更适合的是特种作战。正犯难时,闫希文提出了齐云海,理由是此人在训练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带兵潜力。叶途飞对齐云海的印象也不差,有了闫希文的举荐,便确定了下来。

另外三个战斗单位分别是一个炮连,一个特种作战大队,还有一个骑兵连。

叶途飞手上只有两门迫击炮,但是他却为炮连做了一百五十人的编制,按叶途飞的理念,现在没有炮不等于今后也没有炮,但是现在不把人培养出来,将来就算有了炮,没有合格的炮兵也只能是哑炮。再说,炮连的连长罗忠刚是个制造土炸/弹的高手,弟兄们暂时用不上炮,但可以先用抛射器扔土炸/弹。

叶途飞筹划的特种作战大队只有五十个名额,原来的李忠云手下和肖忠河手下就占了六成的名额,其余二十个名额则是闫希文通过训练挑出来的好手。在特种作战大队的大队长人选上,叶途飞也犯了不小的难为,李忠云肖忠河二人各有千秋,选谁出来做队长都是对另一个的不公平,后来张罗辉建议,大队长由六爷兼任,李肖二人都做副队长。

骑兵连的人数最少,因为经过高桥信和赵合康的一场阴谋,二郎山各山头的马匹都被小日本给收走了,现在拥有的,仅是大湖镇庞金海赠送的二十来匹本地马。所以,整个骑兵连也仅有二十四人。

还剩下的一百四五十弟兄全被编入了后勤大队。

这个后勤大队,叶途飞起初的设计只分为伙房队和工兵队。闫希文提议说还应该加上一个宣传队,要在二郎山周边地区广泛宣传抗日,宣传二郎山这支队伍,这样才能获得兵源基础。郭忠林也提出了建议,他建议还要增添一个贸易队,负责和山外做些生意,采购粮食和生活必须品。

叶途飞想了想,觉得这二人的建议很有道理,也就采纳了。

受了这二人的启发,扁麻雀联合欧阳雪萍也提出了建议,要成立一个医疗队,这个建议是必须采纳的,但欧阳雪萍说出来的计划人数却令叶途飞所不能接受,欧阳雪萍是按照每二十人拥有一名医务兵的比例提出计划,也就是一下子需要三十五人去学习医务。

接着,被任命为后勤大队大队长的王征北又提出咱们要在二郎山种地养猪啥的。。。

叶途飞原以为很是臃肿的后勤大队竟然变得人手紧缺起来,好在闫希文似乎有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极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一人兼数职。

第四项调整为战略储备。

之前,叶途飞偏好储备钱财,认为手中只要有了大洋和金条,就不会缺了粮食和弹药。但这会,叶途飞转变了思想,他要求郭忠林把手中的大洋和金条全都用出去,四处去购买粮食、食盐和布匹等物资用品。

郭忠林带着十多个弟兄,跑了周围二十多个镇子,却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原因只有一个,这些物资用品早已经被小日本给控制起来了。

对这种结果,叶途飞早有预料,因此也没有多少郁闷。倒是闫希文大包大揽,说他能在三天之内,搞到足够的物资用品。果不其然,第三天晚上,闫希文卫向东带着十多个陌生面孔赶着二十余辆满载大车,进到了二郎山。

叶途飞问起闫希文搞到这些物资的门路,闫希文支吾了半天,最终还是说了实话,这些物资是共产党基础比较深的地区的老百姓从自己的口中身上省下来的。

听了闫希文的话,叶途飞叫来了后勤大队的大队长王征北,要求他趁着时节,赶紧开拓几块荒地。这时,闫希文又提了个建议,他说,咱们现在应该鼓励周边的老百姓把家迁到二郎山来,这样,既可以解决拓荒问题,又能对这些老百姓有所保护。

于是,这第四项调整变成了人口迁移。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叶途飞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不用人搀扶也能下地活动。

这一天上午,走了整整一个礼拜的宋玉龙回来了。

和宋玉龙同时踏进二郎山地界的,还有刘玉杰和赵合康。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