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水一朝

天色已暮,一支由十余艘战船组成的船队仍在溯江而上。<ww。ieng>

当它们抵达建康后,其中的两艘战船脱离了船队,靠向了江岸,其余的战船则仿佛熟视无睹般地继续前行。

江岸上,苏刘义和凌震立刻向哪两艘战船迎了过去。

很快,他们所恭候的来客、帝国兵部参谋院代总使刘师勇出现在其中一艘的甲板上,但他没有立刻下船,而是对这两人招了招手。

当苏刘义和凌震踏入船舱时,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令他们震惊、而又熟悉的笑容:“刘义将军,凌将军,朕可有好长时间又没见你们了。”

东漫步在建康府的城墙上,既查看新修的城池,又顺便观赏一下这座赫赫有名的古城。

现在的宋军,不管进驻任何地方,均十分注重对当地城池的抢修或重筑。建康为东南都督府所在,他们自然不会不下大力气。而苏刘义更知道陛下有意在将来以此地为都,所以,在他授意下,不仅建康的城墙进行了重建,且还把整个城池加以扩大。再加上有了水泥,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建康的城池修筑已经接近于完成,外观上更彻底变了样。

但东看着看着,突然停下脚步,脸上有了些恍惚的神情。

见他如此,伴随在边上的刘师勇和苏刘义、以及新任命的建康郡守唐珏,均疑惑地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由唐珏开口问道:

“陛下是否觉得臣等有何做的不妥?”

这个唐珏就是当年和陈子敬、何时等人一起捡回皇陵骸骨之人。他对帝国皇室立有大功,可那时他没有功名,东为了向太后和其他人有个交代,于是后来钦点他进了太学。等他学出来以后,又历练了几年,于此朝廷用人之际,就任命了他为建康郡守。

陛下亲临,唐珏内心里其实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他很清楚,建康过去是江南东路的第一重镇,以自己踏入仕途的经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即担任此地的郡守,这不仅是重用,而且还是一个破格的任用。故此,新官上任的他,就非常在意陛下对他治下的看法。

听了他的询问,东摆了摆手。

“没什么,唐爱卿,朕刚才只是有点不舍之意。”

顿了顿,他接着轻叹道:“建康乃古之名城,经此改建,恐再非从前,可惜了。”

是可惜了,由于兄弟我的到来,更提前弄出了水泥,这座后世的六朝古都,怕是再也不会成为另一个时空中的样子了。

闻听他所言,刘师勇和苏刘义都暗中翻了个白眼。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对一个旧城叹可惜,难怪哪些文官们私下里议论,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想啥。

而唐珏则稍稍松了口气,他立刻宽慰道:

“陛下,舍得之意,先舍方能后得。旧城不去,新城建不起来。臣等为筑城招募百姓之时,城中百姓不仅踊跃,建成之后更有心安之意。陛下实不必对此过于在意。”

东内心里有了苦笑。

兄弟我哪是在为建康叹可惜,只不过是从它这里咱忽然想到:在咱的折腾下,很可能后世令国人引以为傲的万里长城也没了。因为在咱的手里,这个东亚之国恐怕以后真的不会像另一个时空中那样、还要劳民伤财地搞如此庞大的防御工程。

话说回来,在这上面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真不如去做其它的事。

可著名的长城从此“毁于”兄弟咱之手,兄弟我又岂能不想起就心里有点不安?泪奔啊。

东于景炎十四年溜到建康来,当然不是为了抒发他装模作样的“怀古幽情”。

战争的本身既是一种破坏,而战后重建也是一种新的创造,人类的历史于事实上就是如此。

对他来说,有些东西不过就是文明、或者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他真正看重的,还是这个东亚之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所传下的众多深邃思想,它们才是这个古老帝国文明、文化的核心和实质。

他到建康的真正目的,主要是为了扬州,因为夺取扬州,不仅对眼下、乃至于对他将来的北伐,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史格其实并没有猜错,东不仅早已盯上了大运河,而且在他的策划中,的确借鉴了部分刘裕北伐的经验。但史格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是,这位“端宗皇帝”对如何实施北伐、夺取中原,借鉴更多的,是另一个时空中后世大明朱元璋的做法。

我们说,自古以来,在帝国的争霸史上,由南向北的进攻,大约只有“一个半”的成功例子。这“一个”,自然是指朱元璋的北伐,而“半个”则是刘裕,因为刘寄奴曾成功地拿下了关中。所以,他们必然成为东借鉴的主要对象。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